【婚姻故事短評#2】:What I love about Adam Driver?

Vannzic
12 min readFeb 21, 2020

--

What I love about Adam Driver?坦白說,他的電影我看得不多,兩隻手指就數得完。在《婚姻故事》之前,《原力覺醒》是我看過唯一一部由Adam Driver主演的電影,也是令我決定放棄Star Wars的一部電影(我不是死忠Fans,就只是把1–6看過,外加玩過5隻電腦遊戲罷了)。

當然,毀了我對星球大戰的期許的其實不是Adam Driver,太政治正確,還有太賣弄情懷這一點才是讓我生厭的真正原因,何況《原力覺醒》也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十惡不赦,起碼飾演Ray的Daisy Ridley是個正妹,就算讓她揮光劍當Jedi有點女權但只要可愛就沒有問題了。至於他所飾演的Kylo Ren雖然有著一種濃濃的中二病味道,但只要稍為調整心態,將整部作品當作笑話的話,其實也不成問題(儘管這很可悲)。那怕有著千萬個不情願,我還是要對Disney表達我的謝意,雖然Disney將Star Wars徹底毀掉,但若然沒有Disney的話,很難想像Adam Driver這位優秀又年輕的演員能在短短幾年間走上奧斯卡這個大舞台。

那麼,《婚姻故事》又如何呢?在金像獎前夕,其中一名評審受訪時說了一句我相當同意的話:「Joaquin Phoenix在《Joker》有著精湛的演出,但觀乎《婚姻故事》中Adam Driver的表現,絕對可以勝任小丑的角色,但我卻不認為Joaquin Phoenix可以演得好《婚姻故事》。」

儘管今年的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勝出者還是Joaquin Phoenix,儘管兩部作品的主題完全沒有重疊的地方,但假如我們從角色的困境與情緒來看的話,《Joker》中的亞瑟與《婚姻故事》的查理幾乎別無二致:他們同樣立志投身於演藝之中,他們同樣來自破碎的家庭,他們同樣渴望一個完整的家,他們同樣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尤其是,當查理最終還是與妮可對簿公堂,聽著雙方的離婚律師將兩人相處的點滴說成圈套、些微的關懷也成為了爭取孩子撫養權的陷阱、半句無心之言都被對方看作利刃,情況就如同亞瑟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女鄰居的戀情不過是妄想,自己原來活在一個只有虛假謊言的世界。

當然,查理和亞瑟不一樣,他有著不可以失去理性的理由,那就是他與妮可的孩子亨利。問題是,亨利還太年輕,未能明白父母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加上妮可搶先將亨利帶到洛杉磯,為他準備了在當地生活的一切,讓亨利在情感上更加傾向妮可。妻子的步步進逼加上兒子的不理解,將查理推向了邊緣。

整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法庭派來了調查員訪問查理與亨利的相處情況。當查理試圖在調查員面前扮演一個稱職的爸爸時,亨利卻老是與查理唱反調,當爸爸說他喜歡數學時他說更喜歡體育,當爸爸說要吃一點青菜時他要爸爸將菜拿走,當爸爸教他讀英文的時候他用膠帶把自己的嘴縫上,還要在晚飯的時候要爸爸表演「超好笑的小刀雜技」,結果,想要向調查員解釋「小刀雜技」並不是什麼危險玩意的查理卻不慎割傷了手臂,嚇得調查員立馬想要離開,偏偏門鎖卻怎麼開也開不到,滿手鮮血的查理狼狽而尷尬地打開了門,門柄上還有著大量的血跡。

送走了調查員之後,他馬上跑到廚房清洗傷口,但失血的狀況比想像中嚴重,未幾,他就這樣昏倒在廚房中,就在他意識模糊之際,本來在房間準備睡覺的亨利光著雙腳走到廚房倒牛奶,用懶散的聲線問道:「爸你沒事嘛?你覺得那個姨姨喜歡我們嗎?」臨走前還不小心地將牛奶淺到查理的眼前。

倘若在無視前文後理,將這一幕拆成一個個獨立的片段,不難發現這些片段有著相當的喜劇感,導演聰明地加插了大量喜劇的元素去突顯出查理的悲劇,但最重要的,始終是Adam Driver的精湛演出。

在整部電影中,查理一直處於追不上事件的狀態,從被告知要離婚,然後被告知要找律師去回應傳票,後來被律師告知要在LA租多一間房子以便爭取撫養權,還有被法庭告知要視察父子相處情況等等,幾乎所有的事情,他也是後知後覺,在沒有任何的準備的狀況下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

坦白說,很多的男生並不是沒有計劃,就只是世事往往不那麼盡如人意,當你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稍為隨性一點也沒關係,但當你有著另一半,你就得要對她負責,要滿足對方的期許,你想做好最壞的打算,但女生卻往往只會想到最好最完美的狀況,你不想讓她失望,便唯有順從她的意思,結果就是計劃不似預期,到後來還要承受對方的負面情緒,還要被她嫌棄你沒遠見,沒計劃。就像查理那樣,還未做好心理準備,就馬上要結婚和當父親,但為了不讓心愛的人失望,只好將這一切都嚥下去,默默承受,結果來到離婚的這個關口,對方根本不管你當初「有沒有決心成家」,她不愛你了,你以往的所作所為就全部都是錯誤,那怕你曾經有多深愛對方,為對方付出了多少,忍讓了多少,都變成怨恨你的理由。他的人生,他的世界,他的一切,全部都因為妮可而分崩離析。無法將那份還殘留的愛放下的他,也試著像妮可一樣將愛化作恨意。他詛咒妮可去死,對著妮可咆哮,甚至憤怒地打穿了牆壁。

而更可悲,也更諷刺的,是查理與亨利之間的兩種意識上的矛盾衝突,查理想要爭取亨利的撫養權,想要在觀察員面前爭取信任,但亨利卻對此不屑一顧,他畢竟只是個孩子,無法理解也不打算去理解父母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連父母要分居,他被媽媽帶到洛杉磯,也只是在想「為什麼爸爸不可以遷就一下媽媽一起來洛杉磯」。

當亨利拿著牛奶回到房間,將查理丟在廚房時,查理只能癱在地上,目無表情地看著亨利離開,伴隨而來的是一段僅僅五六秒左右,但感覺上卻無比冗長的沉默。

對於查理來說,這一刻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他去努力,因為自己的過失而失去了妻子,因為離婚一事而失去了登上百老匯的機會,就連自己的兒子,也因為自己無法在觀察員前「飾演」一個好爸爸而失去了,現在的他,連思考的氣力也已經沒有了,整個人都已經被掏空抽乾,像一個末期病人般等待著死亡。沒錯,這是一幕死亡的場景,那個身為「妮可的丈夫」、還有「亨利的父親」的他就這樣在查理的身體內死亡了——這一切一切,都在Adam Driver那空洞而沒有焦點的眼神得以體現。

不得不說,Adam Driver在這裡做了一幕無比複雜的內心戲。查理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內斂、敏感、卻又細膩的人,他也不希望兒子因為這件事而受到影響,所以在整個過程之中,他一直抑壓著自己的情感,當事態漸漸脫離他的計劃,他也開始變得歇斯底里,也止不住那些因慌亂而起的顫抖,彷彿隨時會失控般,到後來意識到所有事情已經沒有半點轉彎餘地,心力交碎的他只能呆望一切步向終結。整個過程中查理的內心變化,Adam Driver都演釋得無比自然與流暢,那怕沒有任何訴說內心情緒的對白,也可以看得出查理心中的掙扎和煎熬。

當然,光是這一幕不足以讓我從當年的Adam Hater變成支持者。

就如當初代表查理的離婚律師畢特所言:「一切的痛苦,都只是暫時性的。」離婚只不過是一個過程,隨著離婚訴訟落幕,妮可和亨利遠走他方,查理又再度回到紐約,回到自己所屬的劇團,回到以前的那群好友身邊,渡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總算回到昔日的生活之中。

直到有一晚,他和朋友一同去喝酒時,傳來了著名音樂劇《Company》的名曲「Being Alive」的前奏。查理伴隨著節奏,隨性地地唱了一兩句,在朋友眼神慫恿之下,他心血來潮而戰戰競競地走到台上唱起這首歌來。

Someone to hold you too close
有個人抱你太緊
Someone to hurt you too deep
有個人傷你太深
Someone to sit in your chair
有個人搶你的椅子
To ruin your sleep
打擾你的睡眠

[Is true, but it’s more than that]
[是真的,而且還有更多]
[Is that all you think there is to it?]
[這不是你認為的全部嗎?]
[You’ve got so many reasons for not being with someone, but Robby, you haven’t got one good reason for being alone]
[要離開一個人可以有很多的理由,但是,羅伯特,你沒有一個好理由讓自己一個人]
[C’mon, you’re onto something, Robby. You’re onto something]
[來吧,你正在追求著什麼,小羅。]

Someone to need you too much
想有個人很需要你
Someone to know you too well
想有個人太了解你
Someone to pull you up short
想有個人讓你停擺
And put you through hell
為你帶來磨難

[You see what you look for, y’know?]
[你知道你在找尋什麼嗎?]
[You’re not a kid anymore, Robby. I don’t think you’ll be a kid again, kiddo]
[你已經不再是小孩了,小羅,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

Being Alive, Being Alive, Being Alive
我還活著,依然活著

唱到這裡時,他畏畏縮縮地回到坐位上,但在朋友們的鼓勵下,他還是毅然回到舞台。總是不太喜歡在別人面前流露自己軟弱一面的他,到了此時此刻,也終於放下了自己的心防,在好友面前憑歌曲抒發自己的情感。

[Blow out the candles, Robert, and make a wish. Want something! Want something!]
[來吹蠟燭吧,羅伯特,然後許願。渴望它吧,渴望它吧]

Someone to hold me too close
想有人緊抱著我
Someone to hurt mytoo deep
想有人傷我太深
Someone to sit in my chair
想有人坐我的椅子
And ruin my sleep
打擾我的睡眠
And make me aware
提醒我一件事
For being alive, being alive
那就是活著

Somebody need me too much
想要被某人所需要
Somebody know me too well
想有人對我瞭若指掌
Somebody pull me up short
想有人能讓我懸崖勒馬
And put me through hell
為我帶來磨難
And give me support
成為我的支柱
For being alive, Make me alive
為了活著,讓我活著
Make me alive. Make me confused. Mock me with praise.
讓我活著,讓我困惑,嬉笑怒罵
Let me be used. Vary my days
讓我去習慣,改變我的生活

But alone is alone, not alive
但孤單就只是孤單,不是活著

Somebody crowd me with love
想有人讓我沐浴愛河
Somebody force me to care
想有人逼我牽腸掛肚
Somebody make me come through
想有人教我排除萬難
I’ll always be there
來到你的身邊
As frightened as you
與你一同擔憂
To help us survive
讓我們能共同進退
Being alive, being alive, being alive
讓我活著,為了活著,一同活著

隨著琴聲消逝,查理如釋重負般呼了一口氣,他終於知道自己可以放下這段舊情,重新出發。這首「Being Alive」,既是查理前半生的總結,也是他第二段人生的序曲。那怕與妮可離婚的訴訟讓他受盡了折磨,但當他將感情沉澱後,才明白到這份愛並不是就此消聲匿跡,它只是用另一種方式留存在雙方的內心之中,當然,還有他們兩人的孩子。不過,就算是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查理的內心依然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再遇上一個可以成為陪伴自己度過餘生,讓自己再次感到活著的另一半。

說到這裡,實在不得不稱讚Adam Driver,不只是因為他那充滿了滄桑感的歌聲讓人陶醉不已,還有就是從最初那種帶點自嘲的表演方式,到後來將角色的情感揉合在歌曲之中,這充滿情感變化的情景,相當考驗演員對角色的投入和理解,但Adam Driver卻在這一幕中將查理的心境完美地演繹。導演兼編劇Noah Baumbach在訪談中被問到這一幕時也直,整部戲的鋪陳,乃至他過往那不堪回首的婚姻經歷,都是為了這幕「Being Alive」,當他看到Adam Driver在這幕的精湛表現後,更是深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文章的最初,到底是什麼理由讓我喜歡上Adam Driver?不喜歡一個人,可以有千千萬萬個理由,像是當初我看到Kylo Ren的時候,會覺得他是個中二病、小氣鬼、白痴、腦殘、笑柄,連帶飾演他的Adam Driver也順便不喜歡。相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理由卻可以很簡單,諸如《婚姻故事》中,Adam Driver將男生們在一段關係之中的那種「男人之苦」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曾經陷入過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關係的我感同身受,這就是我喜歡Adam Driver,甚至更勝《Joker》的唯一理由。

(續)

--

--

No responses yet